共享平台 Facilities

  •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终期绩效评估结果“优秀”;新获批海洋遥感大数据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东山海洋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漳江口红树林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福建省海洋碳汇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经济生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岸带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全力推进“海洋科学与技术福建省实验室”(暂定名)筹建工作,坚持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布局,立足厦门、依托福建、服务全国、面向全球,旨在构建福建品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型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响应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推进“碳科学与海洋碳汇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建设,发挥学科集群优势,融通校内各类创新资源,助力学校双一流高质量建设。

  • 以国际一流的重大基础设施的标准推进嘉庚号科考船的建设

建设和完善嘉庚号,建立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海上探测作业技术队伍,为学科群的全面均衡发展夯实基础,提升培养创新型专才和服务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能力。通过科考船建设项目组的精益求精、艰苦奋斗以及各级部门的支持,嘉庚号已于20174月正式交付并投入运行。该船采用全电力静音推进,是我国第一艘满足DNV GL水下噪声等级符号SILENT R & F要求的科考船,科考工作空间布置上采用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甲板系固体系,装备了大量高精尖的科考设备,具有洁净、安静、通用、绿色等特点,是一艘满足深海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的现代化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可在全球无冰洋区开展海洋学研究和教学实习活动。投入使用以来,嘉庚号科考船以良好的设备状况及高水平的探测技术服务,保障了校内科研项目用船及专才培养计划的需求,同时为校外相关科研单位提供了高效的船时支持。自交付以来,共完成海试验收、安装维护科考设备21套,累计价值达1.3亿人民币;安全高效地执行航次科考任务18个,并累计海上作业600余天;积极参与国内外业务相关论坛、会议,结合丰富的展示媒介,多次参与科考船公众开放及科普教育活动。此外,科考船以海丝学堂教学实习航次为平台,加大培养海洋学科的一流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人才。20187月,首届海丝学堂本科生教学实习航次圆满完成,开创了高校海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 岸基观测与实验系统(东山站、漳江站)获批成为首批福建省科技厅首批野外观测研究站,为申报国家级野外台站奠定基础

该系统包含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漳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致力于建成观测基地、科学研究平台、人才培养和公众教育基地,并将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国家级野外台站。该系统通过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环境与生态学等的结合,开展多学科交叉、长期稳定的综合观测和研究,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育、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国防建设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经多方努力,东山站、漳江站于2018年获批成为福建省科技厅首批野外观测研究站,实现了申报国家级野外台站的第一步。

建设期内,东山站已完成了海底有缆珊瑚生态在线观测系统、水动力剖面观测系统、地下河口监测系统的建设,进入试运行阶段;顺利组织实施了2次东山站长时间序列共享航次,开展对东山及邻近海域水动力学、生态环境现场调查和观测;组织召开3次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及一次内地与香港研讨会,先后承办第十届水环境科学高校联盟研究生研讨会、MEL研究生论坛,促进了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研讨;先后接待国内外30余个单位的来访和参观;先后与NGO组织(和平之船)、东山二中、东山县新闻中心合作开展海洋科学公众科普活动,并与新浪厦门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完成了实验室常规仪器的购置,室内外场地、设施、后勤设施的改造,已于201971日正式投入运行。

漳江站在完善基地工程建设同时,加强定位观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涡度协方差观测系统,包括完善野外原位测量CO2H2OCH4通量设备,启动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甲烷通量原位观测系统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野外站的综合观测能力。